永安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乔晓光丨乡村传承人研究社会与文化生态变革 [复制链接]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CHINA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年第01期总第01期——————ABSTRACT——————年中国剪纸申遗时,推出了22位来自民间的代表性传承人,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基层文化工作与剪纸社团共同活动的成果,也是高校非遗新学科社会参与的结果。民间社区文化自发传承的惯性,与社会化的文化变迁发展,构成了世纪交替之际的文化张力。乡村社会生态的变化削弱了文化自发传承方式的延续,我国非遗四级管理机制与传承人管理条例,为文化带来新的张力控制。代表性传承人关联着社区文化的传递,他们的生存状态成为非遗面向未来的一个预示。——————KEYWORDS——————

乡村社会;代表性传承人;

民间剪纸;代际传递;创造性传承

一中国民间剪纸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

新世纪初,我们完成了中国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一系列基础工作(—年教育部项目)。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型申遗展览《走近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同年,出版了中英文版的申遗画册,推出了22位杰出的中国民间剪纸传承人,这是中国剪纸申遗工作中最早从各地和不同民族地区选出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个工作的过程与背景,是建立在原有社团组织——中国民间研究会和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多年田野工作与社会活动基础之上的,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乡村基层文化工作深入开展的结果。展览推出的22位传承人代表了这个时代民间剪纸领域文化与艺术的高峰,也反映出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潜在的艺术创造能量。这22位传承人,每人背后都有着自己人生磨砺的故事与漫长的艺术实践经历,这些极具天赋的传承者中的乡村女性,大多是七八岁开始学习剪花,十五六岁就已经完全掌握了剪花刺绣的本领。其中,多位剪花娘子步入婚姻生活后,开始经历人生的艰难,贫困与生活艰辛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更普遍的是,乡村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与卑微,许多剪花婆婆在婚姻里都有着自己不幸的遭遇与经历。看似文化自发传承、民艺丰富的时代,背后却隐含着封建思想伦理观压迫下的乡村女性命运史,这是一个被遮蔽在吉祥美好艺术背后的乡村社会事实。新世纪初的乡村代表性传承人田野调查和口述史发掘活动中,我们走进了剪花婆婆剪纸背后的生活,发现了吉祥与苦难的关联,发现了许多乡村女性在生活困苦中的坚韧顽强与剪花出类拔萃的关联,艺术背后永远是一个人的真实存在,生活造就了剪花娘子的民艺人生。非遗传统的保护强调对人和社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