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了解福建宁化永安上杭长汀武平 [复制链接]

1#
脸上长了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064742.html

刘氏家庙(宁化)

宁化淮土淮阳刘氏家庙,又名刘氏宗祠,坐落于宁化县淮土乡淮阳村南大街。宗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飞檐斗拱,气势恢弘。祠分上、下厅及两侧回廊,建有歇山顶牌楼,左右设有厢房宗祠左边设有伙房和二层楼房,祠堂外围筑有围墙,围墙左右开有进出边门。大门前竖有二根盘龙石桅杆。桅杆是为清光绪年间举人、法部主事刘映奎所立。祠前原有一对宋代造形的石狮,后被毁。年重立一对石狮。围墙外有一片余平方一米的大坪。

淮阳刘氏祠始建于明末,原址三峰寨祠堂窠里,清道光二十五年()重修。清咸丰七年()遭太平军所焚,清同治九年()迁建现址。建国初期祠堂被作为粮站,设国家粮库。年粮站迁移,祠堂归还刘氏。年刘氏子孙捐款整修祠堂,重建牌楼,祠内油漆粉刷,悬挂上“刘氏家庙”竖匾,正厅中央设一神龛,各房神位牌均安放在神龛中祠内有好人好事表彰匾、寿星贺匾、族规等。

宁化刘氏开基祖刘祥,字祖云,官至浙江婺州刺史。唐乾符二年(),避黄巢之乱,携子孙至宁化县石壁葛藤坳(今石壁镇南田村)开基立业。唐天复二年()89岁谢世,夫妻合葬于葛藤坳八仙下棋形(今南田村沙洲段)。年,宁化刘氏族人和海外刘祥裔孙捐资在原址重新修建了刘祥墓,坟茔全用大理石构建,配有石狮、滚球、龙凤石屏,规模宏伟、气派。

刘祥一十五世孙刘开七,于南宋嘉定年间(~)出任潮州都统制,自宁化迁广东潮州立业,后迁梅县。宋末率兵兴宁平乱,卒于行营,为梅州肇基始祖。开七一子广传,生于宁化,进士及第,官至京秩奉议郎,卒于京城,生十四子,繁衍茂盛,远播海内外各地。刘祥被奉为刘氏中代始祖、客家刘氏始祖。

宁化刘氏在宋代出类拔萃,近现代也有不少名人。据《宁化县志》记载,淮阳直隶刘氏后裔有清代刘映奎,中国科举历史上最后一科举人,任法部主侍。清代刘春海,15岁考中秀才,于福州三牧坊高等学堂未毕业即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年参加同盟会,年日本中央大学毕业回国,后在交通部任职。现代高级人才,干部更是层出不穷,活跃于各个行业。

刘氏家庙(长汀)

刘氏家庙坐落于长汀城区乌石山劳动巷7号,为江南刘氏五大宗庙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为汀州众多宗祠家庙的典型代表之一。

刘氏家庙始建于北宋淳化三年(),永乐、隆庆,清嘉庆、道光及民国时期均有修葺,为刘氏入闽始祖刘祥公第七代孙河南怀庆府伊刘参常倡建,距今已有年历史。因其奉祀三国时蜀汉昭烈帝刘备次子鲁王刘永及入闽始祖刘祥,故人们又称其为“鲁王庙”“王衙”。

刘氏家庙坐北朝南,背靠乌石山,前临汀州古大街,占地面积0多平方米,恢弘壮丽,庄严巍峨。从长汀乌石巷侧进,可见一侧向石雕门楼,三间四柱桥型式样,抬额卷角,狮鼓相对,苍石隐幽,楣额上“刘氏家庙”四个大字遒劲有力,两边方形门柱勒刻昭祖对联。进入门楼不几步,又一门,则为木构边门。边门往前,为家庙正向庭院,庭院前墙巧构成照壁,刻画龙凤图案。

家庙主体按客家府第式中轴对称递次布局,正进分下、中、上三栋三厅,各以天井、边厢配连,共计69间房间,构成栋宇勾连、碧瓦辉映的庞大建筑。各栋厅内巨柱威耸,雕梁穿错门窗镂格,匾联流馨。正堂为单檐歇山顶式,面阔四间,进深四间,抬梁式结构,十一檩前步廊,琉璃盖栋,厅内正中设刘氏历代祖牌位,上悬“敦睦堂”巨匾下厅檐口内侧横梁上悬有雍正御前四品带刀侍卫刘英,进士刑部主事、“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复台名将、太子少保刘国轩等牌位,彰显着历史的沧桑与尊荣。主体之外,家庙两边及前后延附设东山书院朱子祠福德祠、结义亭等,配置极为完备。

历代以来,刘氏家庙文运昌远,史痕幽深。南宋乾道年间,进士、汀州主簿刘子翔创东山书院,延理学大儒刘子翚朱熹及汀州当地硕德名儒讲学弘法。此后,宋元明清各代,均有汀州名儒在此讲学授徒,袭播文风宋末,文天祥抗元入汀,驻留家庙,筹谋纵横;清代,刘光第回汀视察,专门至此寻祖致祭;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部众亦于此驻军;现在,刘氏家庙裔族远播闽、粵、赣、桂、川滇、黔、浙、湘、港、澳、台等各省区。年刘氏家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家庙(上杭)

官田刘氏为唐朝入闽始祖刘天锡后裔。唐僖宗时,刘天锡任按察使,因黄巢起义,为避乱,于唐乾符二年()弃官奉父南迁,从彭城迁入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定居。裔孙刘韶,初任四川重庆山台县正堂,后升迁虔州判官,为官清正廉洁,赐紫金光禄大夫兼司农讲学士,刘韶生八子,八子五府道、三县令,迁居江西瑞金东门外垂金塘背。金塘背刘氏千十郎,字丑汉,官授花县知府,为官清正廉洁,因遭贪官诬害,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携子孙一路南行来上杭乾田(今稔田镇官田村),择地创居,为上杭官田开基始祖。

官田刘氏从六世孙刘文甫始发展兴旺。刘文甫,号竹塘,讳炳明,中宪大夫,妣李氏生八子: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百五郎、百六郎、百七郎、百八郎,分八房,后裔派衍闽、粤、赣、浙、台、川等省及海外。

上杭县稔田镇官田刘氏家庙祖祠,始建于元至元十七年(),为官田刘氏六世祖文甫公创建。明洪武十七年(),八世祖刘秀实公(御赐名,字文俊,号乘时,官至四川顺庆府、江西饶州府正堂)扩建。扩建刘氏家庙规模宏大,华丽堂皇,分上、下两厅。左右各排横屋及后围屋座落四十五间,并外围楼屋共计九十三间,总建筑占地面积多平方米。明永乐年间,刘氏家庙被大火所毁,族人集资重修后又于明永乐二十年()遭特大洪水冲毁。十四世祖刘云山,倡导再度重修。此后,刘氏家庙经过多年基本保持原始风貌。年,在刘氏族人刘文汉倡议下,官田刘氏集资,将刘氏家庙厅堂上下平方米就地重建。立家庙一侧的“二千石第”门楼,仍保持原古时风貌,属罕见的明代古建筑。官田刘氏家庙将每年春分后五日定为祭祀日,海内外宗亲纷纷归来祖祠祭祀。

刘千十墓(上杭)

刘千十郎,卒于南宋咸淳七年(),葬于上杭县稔田镇化厚村树子里龙舌岗麓。墓前华表一对,气势恢弘,联曰“世锦宏开花县黄堂乌府;先灵永裕桂林玉笋泥金”。每年春分后五日,定为刘千十郎后裔各房远近裔孙统一扫墓祭祠时间。

刘氏宗祠(武平)

该宗祠位于武平县湘店乡湘坑湖村。宗祠平面呈近方形,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整幢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门厅、天井、正堂。正堂左右为厢房。通面阔21.5米,通进深20.5米。正堂面阔三间,高约7米,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用九架梁。正堂正面设祖宗神主牌位,两面墙上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靠前则留有刘光第遗墨,颜体正楷。东北面墙上竖写“赤糜引避安全众”,题头为“德川太公祠敬志楹语已未孟冬恭谒”;西南面墙上竖书“绣豸褒荣积累深,”落款为“裔孙光第”。

祠堂用杉木圆柱50根,最大的金柱直径0.46米。柱础为八角形和鼓形。天井中间铺长5.6米、宽2.8米甬道。甬道两侧天池铺鹅卵石,组成纹饰。天井两侧回廊墙上,各开四面木格花窗。

宗祠设三门。中间为石砌大门,大门上方悬“进士”匾额,匾额上竖阳刻左右两行“钦命河南道监察御史升大理寺卿总督边储刘隆”,匾额顶端外横书“诰封山西按察司佥事刘德川”。再往上是门牌楼,牌楼为四面坡顶,下承如意斗拱,五出跳四下昂,昂嘴雕刻成龙凤状。门楼建筑设计精巧,用两根圆木悬臂简支梁支撑屋顶,不用一根铁钉,用榫接法将梁柱连接在一起,并用木雕装饰,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富有典型的客家特色。

左边门“进士”匾额为“特授江西广信贵谷县正堂甲辰科进士光筼”。右边门“进士”匾额为“光绪癸未科裔孙光第。上世纪60年代以前,宗祠内外共悬有匾额四十五块,至今仅余几块。

大门楹联为:“藻采高翔文伟鸣凤,湖山清居号蟠龙。”大门左侧门联为:“冠豸家声远,探骊世泽长。”大门右侧门联为:“五忠垂宗室,八哲著闽邦。”大门前右侧立一石龙旗,旗上阴刻“瓜瓞义门昌世族,柏台仁里冠平川”,落款“乾隆乙未科中式贡元刘汉溪暨道光乙酉中式贡元刘为辅立”

刘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屡经修造,方臻完美。清康熙六年()、清宣统二年()重修,年、年两次修缮,现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山祠(永安)

兴山祠位于大湖镇魏坊村尾洋由永安刘姓开基始祖刘章修建,始修于宋,历代多有修葺。该祠现存两厅、左右庑廊和拜亭(即抱厦),木结构悬山顶。明厅三开间,正厅面积平方米,东西墙上“忠、孝、信、第”四字格外醒目。神龛奉开基始祖刘章神主牌,龛上方挂一块仿制的“宋绍兴乙丑科状元及第”匾,两边的对联“读圣贤书立修齐志,存忠孝心行仁义事”,昭示了刘氏一族的世代家训。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合族聚此举行祭祖大典。

北宋嘉祐八年(),刘赐从江西广信府铅山县迁徙剑浦(今南平)定居。永安刘姓尊其为入闽一世祖。其长孙刘天牧于北宋元丰三年()由剑浦移居沙县城头,其子刘浩的三子刘章于南宋绍兴年间(~)由沙县城头迁徙二十七都(今永安大湖岭后)居。如今永安各地刘姓都是刘章后裔,人口有余人,列三明市第一大姓,永安市第三大姓。

刘章(~),字文孺,南宋名臣,绍兴十五年()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淳熙四年(),刘章以资政殿学士身份致仕,不久病逝于家中,享年80岁。其一生仕途二起二落,死后朝廷追赠刘章为光禄大夫,谥靖文。《宋史·刘章传》称刘章“容状魁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刘章著有《补过斋拙稿》若干卷,《非非国语》《刺〈刺孟〉》各一卷。

孝思堂(永安)

孝思堂位于永安市曹远镇青水池村,为青水池刘氏开基始祖刘成祖于明正德年间(6~)所建,其间在清雍正六年()曾重修,距今己逾余年。现为青水池村刘氏宗祠。

孝思堂占地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枕山面洋,堂前是一口近平方米的池塘。池塘有泉水涌出,在池塘两边的泉眼围修成两口水井。远处的文笔山正对明厅。

孝思堂一进五开间、两厢房,充分运用了我国传统对称美学的建筑理念,以明堂中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木结构、单檐悬山顶明堂屋顶略高于两边侧房的屋顶。明堂前后金柱之间的梁架全部露明,抬梁式结构,使明堂显得高深庄重。明堂面积较大,是举行祭祖、宴客等公共活动的场所,正中神龛设刘氏昭穆宗亲牌位。神龛上方的“孝思堂”三字匾还是刘成祖于明正德()所立。

堂内悬挂着多副抱柱联,其中一幅写道:“兾后嗣闻鸡争励志他时先着祖鞭,彩乘彭城鱼外地异为高祖福”,鼓励刘氏子孙要闻鸡起舞,励志成材,为祖争光。堂前步廊做成弧形卷棚轩,柱头、梁架、挑檐等一些较重要的部分使用了斗拱雀替等装饰,正梁及装饰雕刻精美,虽然经过多年风雨,依然美轮美奂。靠明堂两边的侧厅是神间,神间两边是住房。厅前步廊的卷棚轩下悬挂着一块清道光八年()福建省学政史致俨为刘光宸妻李氏年廿七而寡,孝抚孤,育子成材的节孝事迹题赠的的“天培兰桂”匾,它无言地向世人讲述着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妇女的催人泪下的故事。

被誉为“中国航空先驱”之一的刘佐成(~)曾经居住在厅后的一间小屋内,后来病逝于此。他一生为发展民族航空事业普及航空知识、培养航空人才殚尽全力,著有《中国航空纪略》《航空记载汇编》等书,为我们研究早期中国航空史留下宝贵的史料。

刘祥墓(宁化)

刘祥,生于唐元和十五年(),殁于唐天复二年(),享年八十有九,与妣张氏夫妇合葬于宁化县石壁镇南田村(古称葛藤凹)沙洲段屋背山。该墓坐北朝南向,因年代久远,并曾遭雷击,破坏严重。年由海内外刘氏裔孙筹资重修该墓,其墓碑文为“唐刘氏大始祖考祥公妣张氏之墓”,墓联为“刘氏遗风昭前哲,祥公映日暖环球”。整个坟墓为花岗岩石板材筑成,显得大方、雄伟、壮观。

刘祥,字图南、祖云,号子先,祖籍洛阳,后徙江南,任浙江婺州刺史时,居金华府金华桥(今金华市)。唐乾符二年(),刘祥避黄巢战事,携子天赐及孙三代四十余人,避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洞水口葛藤凹(即今石壁镇南田村),择地立业。刘祥为刘氏唐季中代始祖,是客家刘氏开基始祖,唐宋期间,是宁化的名门望族,其裔孙广布闽、赣、、桂、湘、川、港、澳、台及海外。

刘奇才墓(永安)

刘奇才是清初永安吉山教育的倡导者。据吉山《刘氏族谱》记载,他三十多岁时先后创建了“近光堂”、“萃园”“四贤”三座书院,使城西一带,文风蔚然。其中“萃园”书院,是迄今福建省发现的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早期书院之一,至今已有年历史。

刘奇才墓地造形显得独特。其特点:一是该墓形状似先秦时期使用的古钱币(圆足布形);二是墓体上小下大:整座墓茔长13.94米(即贴坡高度),上宽5.39米,下宽32米,显得巨大威武;三是在胎息处供桌条石下中间砌有15级台阶,(斜高3.75米,宽米)如同一架大梯子,为方便嗣孙祭祖时,顺梯而上;四是墓碑上部分形如一顶官帽,而这种做法与当地坟上的墓碑有所不同。刘奇才的曾孙刘元晖于雍正二年()37岁时考中进士,成为清代永安第一个进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